標竿案例

因應巴黎協議,國際上已有許多金融單位建立起更嚴格的金融政策,確保其金融服務不會加劇氣候變遷,持續幫助全球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。

以下列出本評比中五項政策的標竿案例

 

案件政策

除了不再資助任何新燃煤電廠與礦場,法國外貿銀行 (Natixis) 更是針對所有煤業基礎建設,如煤礦接收站等,停止所有金融服務。同時間,法國外貿銀行也避免該煤業資產被轉售。

目前全球已有超過 55 家金融單位採用案件政策來避開煤業資助。

開發商政策

法國農業信貸銀行 (The Crédit Agricole Group) 包含了銀行部門、保險部門與資產管理部門。該集團拒絕任何開發新煤業資產的企業,同時也屏除任何購置煤業的企業,除非該公司已有規劃在 2030 (歐盟區/ OCED 國)或是 2040 (全球)去煤。另外,法商 La Banque Postale 銀行更是立定政策,不資助有銷售設備給新煤業案件的企業。

目前全球已有超過73家金融單位採用開發商政策來避開煤業資助。

收益政策

挪威的金融服務公司 Storebrand 屏除資助收益有超過 5% 來自煤業的公司,此標準遠高於大多非營利組織的 20% 標準。Storebrand遠本在 2018 時訂下 25% 的目標,在 2020 年更新為 5%,更為嚴謹。

目前全球已有超過 226 家金融單位採用收益政策來避開煤業資助。

開發規模政策

法國國民互助信貸集團 (The Crédit Mutuel) 排除資助每年產出超過10公噸煤礦或是產出超過5百萬瓩燃煤發電的企業。

目前全球已有超過 56 家金融單位採用開發規模政策來避開煤業資助。

無煤政策

法國郵政資產管理 (La Banque Postale Asset Management) 已承諾將在 2030 年時於歐洲與 OECD 國,2040 年於世界其他國家全數撤除煤業。同時,該金融單位也要求資助的單位達到此目標。

目前全球已有超過 65 家金融單位宣布無煤政策來避開煤業資助。